
第六伤,国际原油市场的微妙平衡或再次被打破。对于缔结减产协议的主要产油国来说,协议最初目标是为了恢复五年平均库存水平。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报告显示,自协议实施以来,全球发达国家原油库存已下降近3亿桶,仅比过去五年平均库存水平高出3000万桶。IEA预计,从今年2季度至年底,全球原油库存仍将每天减少60万桶,下半年库存量将低于五年平均水平。因此,即便有关各方不会在今年6月22日的维也纳会议上完全放弃减产协议,但原油增产似乎已是势在必行,沙特、俄罗斯、阿联酋、伊拉克和哈萨克斯坦均先后表达了增产意愿,进入下半年后的增产量或可达到110万桶/天。
记者通过侯先生与张某之间资金往来流水发现,从2013年11月8日到2018年1月26日,侯先生收到张某的款项只有寥寥几笔,金额总计201万元。而这期间,侯先生却不间断向张某的账户打款无数笔,金额多则几十万上百万元,少则一二千元,共计支付了674万多元。
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提升实体经济回报率,让金融与实体经济形成良性互动,比纠结于放贷多少更重要。新增贷款有一半投向个人房贷,也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的原因。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就是有再多的资金,也会通过各种方式,流向房地产等领域。所以啊,还要运用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引导大小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等的信贷支持,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今年前4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11万亿元人民币,增长8.9%。其中,出口4.81万亿元,增长6.4%;进口4.3万亿元,增长11.7%;贸易顺差5062.4亿元,收窄24.1%。前4个月,中美贸易总值为1.24万亿元,增长5.9%,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3.6%。
对此,张波分析称,房企密集发债一方面是“借新还旧”,缓解短期债务压力,另一方面则是自身扩大规模化的诉求驱动。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商学院》记者采访时分析称,房地产企业密集发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其他融资渠道严重受阻;二是2018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多次出台民企纾困政策,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而不是投向房地产;三是房地产企业债券到期量增加,不得不通过债券发行应对债券到期带来的融资缺口。对于未来的市场情况,宋清辉预测,在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的情况下,未来房企融资环境不容乐观。在房企普遍负债率较高的情况下,蕴含着危机,2020年爆雷的风险概率很大。
我们认为,一旦金融市场出现较大风险,央行在选择救市场还是救机构之间需要做出权衡,特别是针对系统性重要机构展开救助维持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性是救市的关键。央行选择救机构优点是保持了市场规则,但缺点同样清晰,那就是助长金融机构道德风险,使得部分系统系金融机构成为了真正的“大而不能倒”的机构。